2025年10月9日,香港与印尼金融市场同步传来关于人民币的重磅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升级版“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当日即依托该安排完成印尼市场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快速衔接,不仅印证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持续升温,更彰显出其国际化进程的坚实步伐。 阅读量:12361
2025年10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与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首单业务落地形成精准呼应。这一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同频共振,并非孤立事件——叠加此前跨境支付基建升级、双边货币合作深化等一系列动态,人民币国际化正以“政策-市场-基建-安全”多维度协同的态势,释放出层次丰富的积极信号,其全球货币功能与地位稳步提升。 阅读量:14184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2024年1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1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4022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累计与超过40家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共31份,基本覆盖了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约4.16万亿元人民币。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前提,是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中国银行在港经营百余年来,始终坚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外汇外贸专业优势,聚焦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1月29日,由中国建设银行主办的“全球建行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活动在北京举行。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主任郭怀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辛修明、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京津冀40余家重点“走出去”企业、建行总行相关部门、多家境内分行和近30家境外机构参会。
何立峰在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上强调 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会议认为,协调机制要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工作统筹,细化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要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
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2024年1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债券通”北向合作(以下简称北向通)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
一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过去的一年,我们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有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党中央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自2021年开始,设立5年过渡期,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融监管总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监管引领,突出工作重点,发挥行业优势,扎实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16日至19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方向,奏响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